读书吧中文网 - 历史小说 - 骗了康熙在线阅读 - 第415章 手足相杀

第415章 手足相杀

        以前,玉柱是从基层做起的官员。

        基层出身的官员,有个鲜明的特点:办事能力极强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,上头千根针,下边一条线。

        牧官之官,多如牛毛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了体现牧官的权威性,各个衙门都会出各种各样的考核指标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了,这些考核指标之中,有些为虚,有些为实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中,最厉害的是:高压线。这种高压线,轻则丢帽子,谓之:高压否决也!

        高压否决,简直就是个大杀器,在其威慑之下,很多事情都容易做过了头。

        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,为了保住帽子,就必须想方设法的完成高压线上的各项指标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,玉柱的起点甚高,又经常和康熙待在一起,自然是站得高,看得更远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通俗的说,玉柱并不是眼高手低的状元郎。

        玉柱非常了解康熙的脾气,把握朝廷真实意图的水准,少有人及。而且,他又有解决各种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老十三觉得十分头疼的问题,到了玉柱的手上,也就迎刃而解。

        信任程度且放一边,老四门下的官员们,有一个算一个,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,都远不如玉柱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四,崇尚实干,不喜坐而论道的空谈。

        玉柱恰好既擅空谈,又会办差,也算是另类的投其所好了吧?

        虞城的流民和乞丐,数不胜数。

        玉柱刚刚竖起招募大旗,就来了几千流民。

        洪水大灾年,朝廷钦差招抚流民,乃是天经地义之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几乎在一天之间,老十三的手上,就多了五百名流民。

        按照玉柱的建议,这些流民,只有一项训练,即纪律训练。

        本质上,招募来的这些流民,都属于是临时民壮的概念。

        玉柱和老十三,都不指望他们可以上阵杀敌,只需要服从命令,做好包围工作即可。

        进攻的主力,是混编的四十多人的勇士队伍。

        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,老十三带来的人,个个武艺超群。刀枪棍棒,他们耍的令人眼花缭乱。

        而玉柱的人,清一色的,带刺刀的燧发步枪,腰间挂着手枪,神气威武之极。

        凡事,就怕比较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十三手下死士们,和玉柱的兵,站到了一块之后,还没开始进行比较,他们就已经输得体无完肤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唉,站没站相,坐没坐相,歪歪扭扭的,成何体统?”老十三感慨万千的长声叹息。

        玉柱微微一笑,老十三的对比,其实很没道理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十三的手下,全是干私活,干杂活的队伍,性质类似于保镖。

        玉柱的兵,都是上过战场,杀过人,见过血的英勇战士。

        岂能相提并论?

        玉柱和老十三,经过商议,各自有了分工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十三,负责训练流民。

        身为钦差的玉柱,则借着职务之便,拖住河南的地方官们。

        和老十三想象的不同,玉柱并未搭理河南省的官员们,只是,派博启去和本地官员们,进行联络。

        从省城开封,赶过来的河南官员们,见博启有宴必赴,有请必到,不由暗暗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样都是钦差,玉柱的分量,在河南官员们的心目中,有着与众不同的沉重分量。

        今上驾前的第一大红人,万万得罪不起,都好生伺候着!

        这是河南巡抚李锡,再三告诫大家的原话。

        喜欢说大话吹牛的博启,让河南的地方官们,产生了一个美丽的误会:玉钦差不方便收东西,便让博启出面代收。

        博启的身份,也非同小可,他是德妃的亲弟弟,老十四的亲舅舅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短短的几天工夫,博启不仅捞了个钵满盆满,还收了好几个绝色女子。

        玉柱得知了消息后,笑着说:“大善,他捞得越狠,十三爷的大事就越容易成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啪。”周荃抖开手里的折扇,频频点头,“据十三爷掌握的消息,黄河垮堤的幕后黑手,很可能就是河南布政使依唐阿。这位依藩台,乃是九爷的门人。唉,亲兄弟之间的手足相残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荃已经认定了,隐藏在依唐阿背后的黑手,名义上是老九,实际上,是老十四。

        玉柱端起茶盏,轻声一叹,说:“就冲掘堤淹了这么多百姓,我也不可能支持老十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荃注意到,原本立于书桌旁的钱氏,突然抬起了头,看向玉柱。

        紧接着,她又低下了头,也不知道再想些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东翁,掘堤淹民,乃罪大恶极也,绝对不能轻饶了。”周荃虽然被革去了功名,且几代人再不许参加科举,但是,胸怀天下黎民百姓的志向依旧不减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近年来,皇上施政愈加的宽仁,我若不帮老四,恐怕,他难以一次性收拾了这么多的黑心官员。”玉柱猛一拍桌面,恨声道,“抄家剥皮,犹恨太轻!”

        钱氏的身子陡然一僵,偷眼看了看义愤填膺的玉柱,心里不可抑制的起了好奇心。

        要知道,玉柱可是旗人圈里的顶级大贵族出身,他竟然如此的悲天悯人,钱氏还真不敢相信。

        好好的状元公之嫡媳,陡然变成了低贱的奴婢,钱氏肯定不服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惧怕于玉柱的滔天权势,钱氏敢怒不敢言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没办法,谁叫玉柱身上的光环,实在太过耀眼呢?权势,也太大了呢?

        不仅惹不起,更躲不开!

        若是前明时期,就算玉柱是内阁首辅,钱氏也敢撕破脸皮的告御状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如今却是满洲旗人的天下,狗皇帝的胳膊肘,只可能往内拐。

        更重要的是,钱氏的夫家和婆家,身上都背负着原罪。

        钱氏的公公李蟠,本就有大罪在身,一直受到地方官的严加约束,他再也经不起任何的政治风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另外,钱氏的曾祖父钱谦益,晚年出钱出力支持反清复明的小道消息,早就在江南的士大夫圈子传开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钱氏真敢闹大了,不仅李家药丸,她的娘家肯定也要跟着一起陪葬。

        心思缜密的周荃,见玉柱把钱氏留在了书房里当差,他不仅不担心泄密,反而如释重负。

        玉柱的书房婢,无论怎么强调其重要性,都不过分。

        大白话就是,钱氏无论怎么选择,都只能是顺昌逆亡,再无第三条路可走。

        (ps:家中忽然来客,更晚了,凌晨还有更。)